《江南晚報》
7月1日,無錫同仁(國際)康復醫院正式開業,中國殘聯副主席、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湯小泉,中國醫院協會會長、原衛生部副部長曹榮桂,江蘇省衛生廳副廳長黃祖瑚,無錫市政府副市長華博雅,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王心如,無錫市衛生局局長謝壽坤為康復醫院揭牌。
該院系市編辦、市衛生局批準設置的公益性事業類單位,隸屬無錫市醫院管理中心。該康復醫院作為中德兩國政府2008年《關于在德中經濟技術合作論壇框架下開展醫藥經濟和生物技術合作的框架協議》中確定的“康復醫學”合作項目,是無錫市委、市政府創先爭優謀發展,著力構建和諧無錫的重要內容之一,該院的啟用標志著無錫醫療康復事業的發展跨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著力構建亞洲地區一流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
該院開放床位480張,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是一所集臨床、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專業康復醫療機構,旨在構建亞洲地區一流的、以腦神經和肢體康復為主體的、治療康復一體化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醫院以德國柏林洪堡大學夏里特醫學部附屬醫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科為技術支撐,聘請了國際神經康復協會副主席、德國神經康復協會主席、德國柏林醫院院長Karl-Heinz Mauritz教授以及國際物理與康復醫學會副主席、南京醫科大學康復醫學系主任勵建安教授等專家、教授擔任高級顧問,建立了中德合作神經康復培訓中心,常年有省人民醫院的康復專家坐診,指導開展病人的康復訓練工作。
醫院擁有世界先進的上、下肢康復訓練機器人、智能動作感知訓練工作臺測評系統、步態分析儀、多關節等速治療儀、多體位升降治療床、Bobath治療床等國際先進的全套康復設備,主要開展腦癱、腦中風、腦外傷后康復,骨關節及運動損傷康復,工傷評定和職業康復,孤獨癥兒童康復,心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臟器病的康復,幫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恢復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
讓市民不再因康復理念滯后而錯失康復良機
無錫同仁(國際)康復醫院法人代表祁國陽指出,一些遭遇中風、車禍、工傷等突發性危機的病人,被送入醫院急救,病情趨穩后,雖然已沒有生命危險,但患者卻常常不能正常說話、行走,日常生活也無法自理,甚至出現心理障礙等,給個人、家庭、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有統計資料顯示,我國有8300多萬殘疾人,涉及2.6億家庭人口,平均每五個家庭有一位殘疾人;就中風而言,我國每15秒就有1人中風,全國每年新發腦卒中超過200萬人,因腦卒中而死亡的約150萬人,有約3/4患者留下偏癱、失語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威脅生命質量。原因在于我們市民的康復理念與發達國家相比至少滯后20年,“重藥物治療,輕康復訓練”的情況十分普遍,很多患者因此而錯失了康復良機,造成了巨大的遺憾。有些患者在急性期治療后,在家中長期臥床、被動等待后形成了嚴重的“廢用狀態”,有些患者在不具備康復醫療條件的機構或療養院接受不正規的康復訓練以致形成了嚴重的“誤用狀態”,這些都大大制約了康復效果。而今隨著康復醫學技術的發展,一些腦中風患者經康復后,第一年末約60%可達到日常生活活動自理,20%需要一定幫助,15%需要較多幫助,僅5%需要全部幫助;且30%在工作年齡的患者,病后康復一年便可恢復工作。
醫院試運行六個月來,已開展各類康復治療7萬余次,來自安徽、河南、山東、浙江等地的數百余名康復患者已成功康復出院,其中年過六旬的植物人通過康復訓練恢復了語言、行走功能,中風偏癱八年的患者堅持康復訓練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七十余歲的高位脊椎損傷病人已能散步、做操,一次又一次創造了康復的奇跡。可以說,對于提高無錫乃至蘇南地區的醫療康復水平,擴大城市影響力,提高市民健康素質,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經緯)
版權所有:無錫市中心康復醫院 Copyright @ 2023 Wuxi Centr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電話:0510-81885390 0510-83219655 0510-83219650
地址:無錫市錢榮路158號 備案號: 蘇ICP備12059189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