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國際康復日。無錫市同仁國際康復醫院工傷康復科主任、主任醫師張秀花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肢骨折后導致的步行功能障礙是臨床最常見的康復問題,如果不積極康復,可能將永遠失去正常的步行功能,給您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
下肢骨折患者存觀念誤區
張秀花介紹,車禍,跌倒摔傷,高空墜落常常導致軀體不同部位的骨折,而下肢骨折是骨折中最為常見的,她每年都要遇到近百名患者,一般包括髖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髁部骨折、髕骨骨折、脛骨平臺骨折、脛腓骨以及足部骨折等。對于下肢骨折,很多人存在觀念誤區,有的認為下肢骨折患者術后不能負重,不能行走,完全臥床休養,由于人為的制動導致下肢肌肉的廢用性萎縮、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從而使關節喪失功能。尤其是下肢骨折術后,二次的手術創傷往往局部存在水腫,水腫日久就會導致肌體組織的機化,關節周圍軟組織攣縮,影響關節的屈伸活動。此外,由于長期制動,骨骼局部鈣質流失嚴重,進一步導致骨質疏松,所以患者在術后所謂的休養一段時間后,局部骨折仍然愈合不了,同時由于水腫機化而導致下肢關節功能受限,最直接的就是導致下肢步行功能障礙。還有一部分患者擔心術后活動會引起骨折內固定部位不穩,怕摔倒加重病情等,使下肢的功能逐漸減退。
下肢骨折術后急需康復
張秀花介紹,現代醫學越來越證明,下肢骨折內固定術本身就是防止骨折斷端的移位,保證骨折對位良好,使患者早日進行肢體功能活動,患者不應該是被動地臥床,而應該主動接受康復治療。她表示骨折后的康復流程,首先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局部腫脹,如采用超聲波治療、水療、蠟療,會使局部血液循環得到及時改善而起到消腫作用。二是要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肌力訓練,預防肌肉萎縮,還能消除水腫。三是通過專業的治療師進行關節活動度訓練,預防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攣縮而引起的關節屈伸活動受限。如采用被動活動訓練、肌肉的等長收縮訓練,對于預防肌肉的萎縮,恢復關節活動很有幫助。此外,患者還要加強平衡功能的訓練,循序漸進的肢體負重是平衡功能康復訓練的基礎,術后可以通過患肢部分負重的方法,預防鈣質的流失,同時也增加肢體的平衡功能的恢復。而對于踝關節骨折的病人,預防跟腱的攣縮,對于日后步行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版權所有:無錫市中心康復醫院 Copyright @ 2023 Wuxi Central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電話:0510-81885390 0510-83219655 0510-83219650
地址:無錫市錢榮路158號 備案號: 蘇ICP備12059189號-1